猪猪小说网 > 重生权谋 > 第三章:英杰入世风云动

第三章:英杰入世风云动

推荐阅读:全职艺术家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大主宰盛唐风华银狐

一秒记住【猪猪小说网 www.zzxs.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阳平九年,十月廿二。

    这一天天还未全亮,山脚下就已经密密麻麻挤满了人了。那些坐在马车里都是来自于各家各族的大人物,他们有些是来接自家的子弟后辈的,还有些是来招揽人才的。而除了这些人以外,还有几个身穿青衫,头扎黑巾的儒士,他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轻声细语地交谈着,其中又以两位分穿鹿皮坎肩的为首。那些大家族的人士也不敢去招惹他们,都躲在了一边,时不时用尊敬的目光看向那几个人。

    因为这些人都是从各地赶来的有名的品评师。

    品评人物这一习俗,在华朝还未建立时,就已经在上层贵族的社会中流行了。到了华朝建立后,更加是成为了一种风尚,其中以士子阶层最为过分。凡是加冠的士子,必要去拜访那么一两个有着识人天赋的俊才,请他们给予点评,当然请求点评也不是免费的,往往少则付出干肉数条,多则千金亦少。所以,对下层的寒门士子来说,这也是一笔相当大的开销了。

    但是士子们还是对品评这一事,趋之若鹜。因为一旦能得到些中上的评价,那么再去寻摸些生计,就不会太难了。最惨的是那些,付出了金钱的,却没得到好评价的人,这一类人自然是极少的,但也不是没有。

    所幸这一次下山的这十几位学子,都不需要担心这个问题。

    因为他们即使没有被品评过,也可以在对主人家递出拜帖时,在自己的姓名,表字前自豪地加上一笔。

    “昔为龙乡山中客。”

    简简单单七个字,却蕴含了无数的骄傲之情。所以他们这些人也都不会主动的去找品评师,而是由各地的品评师来找他们。一般的士子借品评师的评价而荣贵,而一般的品评师则以评价当世大儒大贤的弟子为荣贵。而龙乡山上住的这位野之遗贤的身份,足以让这些品评师不远千里赶来此地。

    “快看!山门上有人下来了!”一个家族的随从忽然指着山上叫了起来。

    此时太阳已经升了起来,刚刚超过山前迎客松,远远的山门也出现了模模糊糊的几个人影。那些聚在一起攀谈的品评师们也不再说话了,而是自发地组成了一个队伍,朝着山前的小道走了过去。而已经认出了自己子弟的家族高层,在片刻的迟疑后,也是摆了摆手,先让这些人走了过去。品评师,是谁都要卖个面子的存在。

    “这位小友,请留步。在下宜山刘子志。”

    一行人刚刚走近,就已经有一脚快的学子下到山下了。队伍中有一人赶忙先走了出来,冲着那年轻学子拱手一揖。而在他的身后,其他人也没有什么多余的反应,毕竟都是吃这碗饭的,其中的规矩大家都懂——每人每次都只能评价一位人物,不可贪多,因为每次来此集结的品评师都是按照人数算的。而且因为有两位领军人物的到来,大家都心照不宣地决定把其中最优异的几人交给这两位品评。

    “啊。这位先生有礼了。”那学生也是拱手一揖。“在下龙乡山中客,华扬龚子清。敢问足下可是品评师?”

    “正是。”那人显得有些骄傲的神色,但很快就收敛了回去。轻轻咳了几声后,又拱手问道:“请问足下,可愿让我为你点评几句?”

    “嗯。那在下就却之不恭了。”

    “好。多谢足下了。”却见那刘子志绕着这学子转了三圈,又仔细观察了对方的面相,然后闭目皱眉思索了良久,最后嘴里才说出了一句话。

    “君之才可为朝堂运筹之士,不可为军前谋算之士。使君为一国相,则庸庸碌碌。使君为一都守,则大材小用。”

    说完这句话,他睁开了眼睛。两人又是相对着拱了拱手,就分道扬镳了。刘子志回到了品评师的队伍里,抹了抹头上的汗,嘴角挂上了些许笑意。而那龚子清也是面上含笑地回到了另一堆人中,向着四周拱了拱手,就回到了自家的马车上。

    他是来自于西面川塞的华扬龚家,祖上没出过什么大贤,在官场中最高也只做到了华扬都守,所以这个可算得上是中上的评价也能让他和他背后的家族满意了。

    在有了第一个之后,剩下的学子仿佛都得到了暗号一样,一个跟着一个地从山门中走了下来。那些品评师也是负责任地一个个上前把他们拦下,做出一番品评后,再把人放了回去。这十来个人中,竟然没有一个人的评价是低于中上的,就连上上等的也有了一两个。

    时间已经接近正午了。剩下没出来的,也只有公孙伯明,陆青,韩苒三人了。而品评师的队伍里除了为首的两人,也还剩下了一个普通的品评师。这人心中暗暗叫苦时,也免不了带上了一丝丝窃喜。以他的声名,居然有机会品评到龙乡山的魁首!这对他来说,也是一个跃龙门的好机会。

    也真是世事难预料,在学子们没出来之前,谁会知道今年的魁首不是以往的两人而是三人呢?于是一道道羡慕嫉妒的目光都投向了这个留到最后的幸运儿身上。这次倒是真把他欢喜笑了。

    “出来了!魁首们出来了!”

    所有人都是全身一震,齐刷刷地看向了山门。那些大家族的人也都还没有走,谁都想看看能在龙乡山占据魁首的英杰,到底有着何等的英姿。心中也都抱着把这三位绝世英才收入囊中的小心思。眼下天下大乱之势已起,能多招揽到一个人才,就多一份力量。

    这三人是一起下山的。但下山的样子却是截然不同的。

    首先是公孙伯明,他表现的完全不像是个学子士人该有的样子。穿着一身学子的青衫,却肩扛着一把狰狞的虎头大刀,这刀通体漆黑,只有那虎头吞口是用金银鎏过的。他走的也是大模大样的,却不像是那些市井流氓,步步生风,充满霸气。而跟在后面的陆子衡也是不得了,手握青色书卷的他堪称是儒者的典范:一身宽袍大袖,面容俊美,顾盼生辉,眉宇之间天然有一段自在的风姿,一点泪痣更添几分风韵,走在这青石板路上,潇潇洒洒,恍如谪仙临世。

    只有跟在最后面的韩苒最为普通。背着一个竹制的书箱,身着麻布白衣,脚踏芒鞋,在青石路上一步步慢慢地走着,像是个书童,多过像个震惊天下的才子。这让下方的众人看着直摇头。这就是这次的龙乡魁首之一?和前面两人相差甚远啊。

    品评师中为首的那两人对视了一眼,然后直接走上前,拦住了最前的公孙伯明的陆青。只把看起来最普通的韩苒留给了那个普通的品评师。

    “在下三江蒋松涛,愿为龙乡魁首点评一番。”

    “蒋松涛?”陆青放下了手中的《阴阳四略》,脸上带起了点笑意。“蒋公。你还真是贵人多忘事啊。不过短短几年光景,就忘了子衡了吗?”

    “噢!”那中年人惊呼了一声,脸上带上了几分尴尬。“原来是子衡贤侄啊,这几年你的变化还真是大啊。我都没认出来你啊。真是老了老了。”蒋松涛居住的三江交汇的洪都,离陆青家族所在不远。在陆青年少时,蒋松涛就先后为他的两个哥哥品评过,所以两人都也算是有些交情的了。

    “那就劳烦蒋公了。也为我品评一二吧。”陆青向后退了一步,把手往后一背,昂首挺胸地站在了那里。明明是一身傲气,却丝毫不惹人厌烦。于是,蒋松涛也是开始仔细观察这位久未谋面的后生小辈。过了许久后,他的脸上带上了些许的疑惑神色,但还是说出了自己的点评。

    “君之才学可冠天下,胸有奇谋,三江南北可比者甚少。若使君为督师,可比横江铁索。”

    陆青听罢,神色微动,朝着蒋松涛拜了一拜,就回到了自己家派来的马车上。龙乡山里三江之南甚远,所以这马车其实是他在首都为大鸿胪的大哥派来的。所以也就没有什么不开眼的人,去打扰这位俊杰了。

    “在下京畿人士赵北格。愿为龙乡魁首品评一番。”另一人这时也找上了公孙伯明。

    “你,不识得我吗?”

    “公孙镇北勇武之名传满首都,公孙三山的大名也是如雷贯耳,不才自然是认识公孙大郎的。”

    “哈哈哈!好啊。”公孙伯明把九铸山公从肩膀上取了下来,低下了九尺多高身子,行了一礼。“那就劳烦北格先生品评了!”

    “惭愧!惭愧!公孙三山也不是浪得虚名的。”那人倒是被吓得倒退了几步,苦笑出声。“其实在下第一眼看向公孙大郎的时候,心中就有了计较了。”

    “先生请说!”

    “君。乃古之景公,生有万夫不当之勇,如天上杀伐白虎星,杀气凛然,必建不世之功业!”

    “哈哈哈!那就多谢先生了!白虎星。。?哈哈哈!”公孙伯明大笑着离开了。

    前两位不世之材品评完了,只剩下最后一位了。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一步步走下的韩苒,却只见这位并不出众的学子,脸上看不见丝毫的瑟缩畏惧,只有水一样的沉静和坦然。刚刚还不显,但现在光只是这份气度,也当的上是龙乡魁首之名了。

    “在下西原张炳之,愿为龙乡魁首品评一番。”最后的那位品评师也是硬着头皮走了上去,但他刚说完自我介绍,手还没来得及拱。就被对方看过来的黑色眸子吸引住了。不喜不悲,仿佛世间一切都不能影响到那一片最深沉的宁静,注视着这一双眼眸,他内心的不安和焦躁也渐渐平息了下来。

    忽然那张平静的脸上露出了一个浅浅的微笑,这一分笑,总算是在这片水中泛起了一片涟漪,也让张炳之从那个奇怪的状态中解脱了出来。意识到刚刚发生了些什么的他,老脸不禁一红。

    “在下胜都韩苒韩启悦,出身寒门。敢问先生,要真为我做品评吗?”

    “当然。在下虽然名声不显,但品评也是中规中矩,断然不敢胡言乱语。”

    “这样吗?”韩苒又笑了笑,温润的气质又让张炳之一阵叹服。“那么在下,愿助张先生更进一步。请品评吧。”

    “这。”张炳之不禁一阵惭愧,像人家这般的龙乡魁首,天下奇才本该去找那些已经成名的大能来,但是人家却偏偏愿意。。。但很快他就抛出了内心的杂念,专心投入了到了品评的工作去了。只是他的功夫确实是不比前面两人,花的功夫也长了不少。

    时值正午,大家都躲到了阴凉出等待着最后一位的结果。而被品评的那位,虽然站在冬阳下,汗水打湿了身上的衣衫,但从头到尾都是保持那副温润的微笑,没有半点不耐烦的神色流露。

    又过了半刻钟。张炳之终于是停了下来,微笑着说出了他的品评。

    “子天下奇才,临大危而不乱,遇天变而不惧。温润如玉,谦谦君子之辈。若使君为政,则天下万安。”

    此言一出,群情震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