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猪小说网 > 打造宋帝国 > 第一百八十二章 整顿秩序:防涝与自来水

第一百八十二章 整顿秩序:防涝与自来水

推荐阅读:全职艺术家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大主宰盛唐风华银狐

一秒记住【猪猪小说网 www.zzxs.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整顿了整个城市的水陆交通秩序以后,戴言从临淄请来的齐管子专家管平与高亮总算是将整个陶丘的防洪与排污的规划做出来了。

    这两人不愧是传承了管子绝学的人物,在城市的下水道规划方面确实有独到之处!

    在他们的规划里,若想要使整个陶丘再无任何水患,而且完美的解决城市的内涝问题,则莫过于建立一整个流经陶丘的渠道系统。

    要使整个渠道系统能够完美的使用,除了陶丘城内的沟渠足够宽大意外,还必须在整个渠道的入口和出口之间形成巨大的水位落差,利用这巨大的水位落差使得陶丘城内的沟渠成为源源不断的活水,形成像济水那样流动的河流!

    因此他们建议戴言先在陶丘靠近济水上游的地方建立一个蓄水池,把这个蓄水池和陶丘城内的管道给连接起来,而管道的末端再继续与济水下游相连通。这样就使得整个陶丘城内的水渠系统成为了济水的分支,除非是整个济水都大泛滥,成为了下游的汪洋了,否则陶丘是不会再有水患了!

    当然,为了防止这种可能的水患,他们还建议,若是下游能有一个完美的导水池就更好了。

    而在他们仔细的考察了整个陶丘城附近的地形以后,发现这蓄水池和导水池竟然全部都不缺!

    陶丘上游,距离城邑不过三四里的地方,就有一个方圆三四里的小湖,这小湖以前应当是济水流经此地所形成的一个洼地,故而被本地人称之为小泽。然而经过如此多年的开发以后,小泽与济水之间的联系都已经被农田给隔断了,而这个小湖如今也只是农民们用来捕捞些鱼鳖,整个的湖水正在逐渐缩小,或许用不了多久,这个小湖就会完全干涸了。

    至于下游的导水池,则更是拥有一处得天独厚的场所。这就是无论在这时代,亦或是后世都大名鼎鼎的菏泽了。

    菏泽乃是上古九泽之一,又被称为雷泽、孟渚泽等。据说华夏的始祖伏羲、尧、舜等都在此地活动过,算是华夏文明的起源地之一了。而在如今的时代,它是一个东西长五六十里,南北宽约十几里的大湖。

    它的西面连接着济水,而它的东面则通过宋国开凿的菏水与泗水相连。考虑到它沟通了济水与泗水,从大的范围来说它更是沟通了淮水和大河,也算是水运的交通要道了。而陶丘也正是凭着这水运交通要道方能成为天下商业中心的!

    如果能够将济水、小泽、陶丘城邑渠道、菏泽全部联为一体,那么陶丘将由此拥有一整个活的渠道体系。在这一渠道体系的帮助下,莫说整个陶丘城邑内部将于菏泽连通,从此不再担忧城市的内涝问题,也不用担心陶丘遇到外敌入侵时使用水攻毁城了,更可以由此将陶丘城内的污水全部排放出去!

    下游有一个如此面积广大的菏泽,外加它连接了下游的泗水河淮水,它处理污水的能力必然是及其强大的!只要陶丘这座城市人口没有达到后世那种千万人口的级别,想来依靠菏泽自身就能够将整个陶丘的污水给净化了!

    如此一举数得的工程,也真不愧是齐管子中仅存的水利专家啊!

    不过戴言却比这两位水利专家看得更远,在他看来,既然构建了这样的渠道可以防止内涝,又可以排污,那干嘛不再加上一项用途呢?

    戴言所要加上的用途,其实无他,就是供应自来水罢了。

    自来水这项发明,其实很早就有了。比如和如今战国时代共时期存在的罗马,这个时候想来已经有了自来水了。不过罗马人实在不幸,他们所构建的自来水体系,所用的水管大部分都是铅管,而他们也不知道这东西对人体是有毒的。铅这种重金属算是一种慢性毒药,在人体内积存多了必然会导致身体变差,而铅毒更是会影响人的剩余!因为铅水管的使用,几代罗马人为此付出了惨重的生命代价。

    这对罗马帝国的衰亡都有不小的影响。想想看:一个国家的贵族,统治阶级平均寿命都不超过四十,这个国家的寿命可能长久?

    然而戴言却压根不担心这些,因为中国有着天然的良好水管:竹子!

    竹子确实是大自然对华夏文明的最好馈赠之一,它的用途实在太广泛了!它的幼苗竹笋可以吃,它的幼杆可以提取鲜竹沥做药品,而它的成品则可以烧,可以编制成竹制家具等。

    而它对华夏文明影响最为巨大的乃是它的两项用途:造弓箭和制作竹简。

    据说完全融入了华夏文明的东夷,就是因为他们擅长射箭。而他们擅射的原因,则是因为东夷部族都有栽种竹子的习惯,他们手中拥有天下最好的弓箭!

    春秋战国乃至秦汉的时代,华夏思想大发展就是因为人们发明了竹简这一优良的书写材料!而在如今,即使戴言已经发明了纸张,并将其行销天下,不少国家依然还在使用着竹简作为书写材料。由此可见,竹子在华夏文明中地位有多么重要?

    而戴言想到用竹制水管,也并不是心血来潮,因为在后世宋明等经济发达的朝代,中国人已经使用了这种竹制水管了。

    当然,戴言既然要打造一个强大的自来水供应系统,也不希望出现竹管被腐蚀,或者人为因素而导致水管破裂,造成水源的浪费,进而影响到整个城邑的供水。为此,他参考了一种后世极为先进的自来水供应系统:日本江户自来水系统。

    日本德川幕府时代,江户作为幕府所在地,差不多就算是整个日本的首都了。为了将江户构建为整个日本最发达的城市,德川家族对江户的洪涝防治和淡水的供应上下了极大的功夫,而他们所取得的成就也是及其显赫的。

    他们在江户的主要水源地井之头池附近建造了著名的“神田管道”。神田管道的原理和如今齐管子专家治理陶丘水涝的原理类似,都是用水位的差距产生的水路循环来供水。他们先利用拦河坝将水源拦住,先抬高水位,随后在神田川附近构建了一条水道,让这条水道流经幕府官邸和江户各处,在水道附近再用水管来给官邸和城市供水,水道的末端则通过河水引出,如此整个城市都可以拥有了干净的水源。

    这样一种自来水供应系统,取得的成效实在惊人。在17世纪,无论是我大清的城市,亦或是欧洲的伦敦巴黎,大家全部都需要从河边洗澡,跑到河边取水的时候,江户人已经可以用上干净的自来水了。

    即使江户到了18、19世纪,人口迅速增长,突破百万时,幕府只是又在“神田管道”的基础上另外加了一个原理类似的“玉川管道”,整个城市又不再为水源缺乏而苦恼了。由此可见日本在这方面的先进!

    而这种水道虽然设计的原理简单,然而因为它是靠着水位的差距而使水自然流动,它却能够经受时间长久的考验。就是这种原理简答的神田管道,所产生的自来水系统却日本使用了数百年还能继续使用!

    如今在陶丘,戴言若想使用这样的自来水系统,其实非常简单,无非就是将陶丘城内将要挖掘的管道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作为污水管道,另一部分则是作为自来水管道。污水水道可以通过沟渠等连接到各家,而自来水水道则可以通过竹制水管来连接。两方平行流动,而又互不影响!

    而按照这样的方案设计,还有另外一大好处:由于陶丘城内的水渠多了一条,那么一旦发生洪灾,陶丘城内的水流导到城外的速度也将会大大增加!

    如果说之前两位齐管子专家所设计的水道工程可以抵御五十年一遇的洪水,那么戴言改装过的设计至少就可以抵御百年一遇的洪水了!

    增加一条水道就有这么多的益处,戴言都有些佩服自己,他不去搞水利工程真是可惜了啊!

    而加装一条饮水道,唯一的缺陷不过就是在陶丘城内的工程要多一倍了。而有些遗憾的地方在于一旦设计了这样的自来水系统,它将是纯粹的公共工程,邑府完全没法从中获取实际的利益。

    算了,好歹是拥有天下第一商业城市的封君了,不差这么点钱!戴言这样安慰着自己。而且,若是能通过这样的公共服务,提升整个城市的居民幸福,吸纳天下更多的人才来到此地,那也是更加长远的利益了!

    于是戴言将自己的想法和两位齐管子专家商量以后,对于整个陶丘的防涝、排污和供水的总工程,戴言就这么交给两位专家处理了。

    戴言将那些经过改造的游侠,除了留出了一部分作为各区政府作为维护治下城市街道整洁的清洁工外,剩下的他全部将其交给了两位专家来完成这样的工程!

    而在之后,戴言嫌这么一个重要的工程进度实在太慢,又在整个陶丘城邑中招聘庶民来帮助完成这一工程。

    对于这样的工程,戴言其实也可以用征发徭役的方式来完成。然而在他看来,让庶民们花费其无数的时间,并让其免费的在这里劳作,这些庶民的工作积极性必然不高。与其如此,还不如出点钱,让庶民们安心的工作,完成工程的进度相比也会大大加快。而将他本身积聚的财富,通过这样的方式分配到底层庶民的手中,帮助他们富裕,也可以显示他陶丘君的仁慈嘛。

    事实果然如戴言所料,当他后来通过招聘民工的方式加快这一陶丘最大的工程时,仅仅两年,这一宏伟的工程就全部完成了!而完成这项工程以后,无论是这些庶民们,亦或是商人们,还是后来又从天下涌到陶丘的学者和游士,大家都在称赞他的仁慈!

    搞这样的大工程,还丝毫没有得到后来秦始皇和隋炀帝那样的骂名,在这样的时代,也不得不说是一种奇迹了!

    在戴言通过各项手段整顿了整个陶丘以后,整个陶丘也由此变得干净、整洁,城市的治安良好,人们的生活也变得有秩序。这些变化使得戴言终于在陶丘城上看到了后世现代化城市的影子,而在他治理下的整个城邑慢慢的得到了人们的称赞!

    越来越多的人口开始向这座秩序良好的城市移动,整个城市也由此变得越来越兴旺!